历史回顾——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创刊期:《2006年至2008年,那个像泉水一样甘甜青涩的跑酷年代!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一期:《永远的“Speeders”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二期:《最强王者“Oleg Vorslav”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三期:《有一种路线叫跑酷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四期:《精灵行者“丹尼尔”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五期:《跑酷教父“David Belle”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六期:《FR创始人“Sebastien Foucan”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特别刊:《给爱一个世界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七期:《黑暗骑士崛起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八期:《红蜘蛛‘Ashley Holland’》
跑酷专题《流年与沉淀》第九期:《我来重编跑酷历史》
这一期不打算聊跑酷,我尽量避免陈述,多提一些问题,大家一起来思考,我先用同样是极限运动的BMX做一个开场。
‘Kaden Dubby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十岁男孩,代号‘Stone’(顽石),他向父亲透露了一个很大胆决定:马上就到十周岁的‘Stone’列出了自己想在生日之前期望完成的十个花式自行车动作。‘Stone’如愿得到了父亲的鼓舞,并刻苦练习,在十岁生日前夕他做到了。他的父亲开车带他来到了南加州的BMX公园,并实现了他的梦想。
亚历山大蝴蝶想对大家说——
所谓“爱”,就是不忘初心!这不是跑酷相关的作品,却值得我们大多数跑酷爱好者去借鉴、去思考。我们要相信自己,将想法付诸于行动,在前进中学习,而不是在学习后前进。选好自己的方向,并朝着那个方向迈进,静默着,风雨无阻地前行,你的成绩是你对周围最好的回应。
国外权威组织说过,12岁之前的孩子最具有创造力与行动力,一些科学家在攻克难关的时候,总会询问那些孩子,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看似行不通,但往往就打通了科学家思维的禁锢。那么,我们所处的当下,是什么阻止了这种孩童般的正能量?是社会?是父母?是环境?还是大家的口中所说,那枷锁一般的“体制”?!
这个BMX视频最后一个镜头真的感动了我,让我想起电影《超人:钢铁之躯》的最后一个镜头:“年仅十岁的小超人在养父母家中的院子里玩耍,无意识地将一条红床单披在了背后,将双手架在腰间,目视前方。”我当时就在想,是他的父母希望将来让他成为‘超人’,还是他在儿时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意识???
在中国跑酷界,我很想干的一件事,就是断然撕下了笼罩在“跑酷”周围的一层层虚幻的外衣,向大家巨细靡遗地展示了在“跑酷”这两个美丽的字眼之下,所隐藏的人性弱点和缺陷。
在一个不敢独自承担生活的人那里,“跑酷”只是一针麻醉剂,只要信奉着“年轻即将出发”的教条,就可以麻醉掉自己对生活本应具有的诚实面对的勇气。
在一个自卑、挫败的人那里,“跑酷”只是一种无节制的补偿,他需要不断地寻找“跑酷”这项运动的光环,来证明自身的存在仍有价值。
在一个从曾经辉煌现在回归“生活本质”的地方跑酷领导者那里,“跑酷”只是他的败绩,而他却总是拿败绩当做胜利,不断讲述。
对于一个试图占有和剥夺对方的人来说,“跑酷”是征服者的一句漂亮口号。而对被占有和被剥夺的人来说,“跑酷”竟然可以成为他甘愿为奴的理由!
“跑酷”是多么神奇的一种武器。可是,当“跑酷”因为我们的自觉或者不自觉,被当成了一种可利用的工具,去填补我们生活中各种形式的缺陷时;当“跑酷”可以是所有其他的一切,而唯独不是“跑酷”本身的时候,“跑酷”已经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。
但是,在一个默默为“跑酷”付出,对所有非议都一笑而过的人来说,“跑酷”就是他的生命。因为生命本身没有漂亮的口号,没有华丽的外衣,就是利用每个人都平等的生命线,最大化地去接近梦想,去成就自己无悔的人生,成就你自己!
或许你已很多年没有看过电视、或许手机已经占据了你的生活、或许你已经放弃了你最初的理想,或许你仍然还在迷茫。
这是一部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央视公益广告,谨以此献给在路上的中国跑酷者!我们下期再见!
评论 (0)